“考试第一名已经无可争议。”
众人聚精会神的望着台上,那里有着熟悉的人,皆在喜笑颜开。
刘泽推着宋泽音,引人注目。
不少女孩黯然神伤,知道已经没有机会,只能默默祝福,退去。
纳官已经开始。
按照大秦的往年需求,只要在前二十名,就一定有官做,甚至如果赶上较好的年份,还可以接着往较少。
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,都是没有官做的。不然,也不会有那么多人从稷下学院毕业后,在附近做生意,开餐馆,或去世家大族打工。
相对于庞大的基数来说,二十人简直是少的可怜,可谓是优中选优,而刘泽,自然其中最优秀者。
很多人都在猜测,他今年能去哪里任职?又会任什么官职?但能够确定的是,他一定是会去咸阳。
不过,第一波纳官的人不是他们这前二十名,而是法学院的十几人,即便没有较好名次也能当官。
充分展现了什么叫选择大于努力。人家法家,才是当代最受宠的学问,只要有点本事,就能混好。
“卧槽,真羡慕的发紫!”
“那有什么办法?谁让法学修炼苛刻,不然咱们也能去混个官当。”
人群中传出来一阵“嘘”声。
这十几人,包括刘猛和张晚平,都被入选咸阳城,里面空缺很多,如果再有些宫里面的关系和银钱,上下打点一番,成就不会差。
“没办法,真的比不过啊!”梁山伯艳羡的说,也在前二十名内。因为祝英台将自己所得全给了他。
她并不缺少这个官职,但梁山伯需要,而且期待着能做个大官。
先前的事情只是个小插曲,后面轮到的,就是这正经的排名了。
刘泽目光期待的望向官吏们。
“我宣布,排名已经结束,接下来是纳官环节,请各位学子静待。”
身为第一,刘泽当仁不让的来到最高处,然后,接过一枚令牌。
“第一名,刘泽……任官地,咸阳,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,具体职位,等进城之后,再行公布。”
这不是特例,每个人都是如此,给出一块令牌,当做通行证。公布做官地点,日后到地方再说。
而他的这块令牌,和法学院那些人不一样,要更大一些。模样也颇为不凡,上面有一本书的印记。
“我看着…应该比法学院那些人的官职强!”有人分析,一本正经。
可惜的是,梁山伯并没有选入咸阳,这一次将无法和刘泽同去。
他名次较低,留在了临淄。
不过,对于他个人来说,却算是如其所愿,甚至是走了狗屎运。
“我的做官地,也是咸阳?”反而是北畔哲,一路猥琐发育,坏事做尽,最后竟成功上岸到咸阳城。
其余人,各有去处。
也有放弃做官的,比如洛遥。
这样的话,准备好的官职就会向后再递补一个,不会出现空缺。
再之后,就是各大学院祭酒以及本地官吏,咸阳来的官吏,开始发表重要讲话,这话可听可不听。
不过,刘泽的名字被多次提到,已被树立为优秀学习榜样,将来要刻在稷下学院,刻在临淄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