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九章
第六十九章
半个月后,皇帝下诏:罗田贪赃枉法,残害地方百姓,念在其死前悔过,又将贪墨的灾银尽数吐出,只抄家查办,家产充公,不祸及族人。而苏流风破案有功,擢升为大理寺少卿,正四品的高官,当真是平步青云。
官署里的官员们都知,待哪日白大卿致仕,大理寺卿的位置一定是苏流风顶上,小子年纪轻轻升官这般迅速,来日入阁拜相都未可知。
天家的驸马,真是当对了。
懂行的老臣指点手下人迷津,苏流风能步步登高,无非是他寒门子弟,父母双亡。这样的人,只能攀附天家生长,不会背叛皇帝,用起来自然得心应手。
官员们背地里的讨论,苏流风心知肚明。
但他不在意。
他仿佛有一股天授的耐力,为人处世很沉得住气。
苏流风自知,能和姜萝喜结连理,本就是他占了便宜。
过了八月,马上入秋。
唐林被姜萝带回了公主府,外院出行的事,赵嬷嬷全权交给了唐林负责,也算是给他谋了个稳定的差事。
唐林一下子成了公主府里的管事,得意到不行,他又有一副好口才,没几日就和府上人混得亲如一家。
这几日,下过几场雨,地面上湿淋淋,全是水。天气里带着湿,飞鸦不敢来回扑棱,怕濡了羽毛,傍晚难得安静一回。
夜里,姜萝嫌天气冷,很早就喊苏流风回房里吃锅子。她又拿公筷夹住薄薄的肉片来回涮油锅子,苏流风吃不得辣,被胡椒的辛香味呛得直咳嗽。
姜萝看到苏流风眼角潮红,这才知道收敛,忙让赵嬷嬷把窗户打开。
热气儿散了不少,姜萝给苏流风夹了一些烫好的白腻鱼片,和绿豆粉皮包的菜肉兜子,告罪:“我忘记夫君吃不了辣,您尝尝这个。”
苏流风没有怪罪的意思,莞尔:“若因为我,改了你常吃的口味,不委屈吗?我舍不得阿萝委屈,只能由我来迁就你。”
这话听得人心里暖融、耳朵发热。
但姜萝不敢细细计较,她知道苏流风的话里只有兄妹亲缘,她想多了的话,受伤的是自己。
因此,她朝他弯了弯柳眉:“夫君待我真好。”
苏流风笑而不语。
只有他知道自己的私心为何。
晚上,赵嬷嬷给姜萝折了美人樱插在长颈观音净瓶里观赏,案上还摆了一碟去了核儿的樱桃。因姜萝来了癸水,闹肚子疼,赵嬷嬷没有往樱桃里加冰,而是给她煮了一壶生姜红糖水喝。
苏流风几次提出要分房睡,都被姜萝以各式各样的借口拒绝。她自己也说不出原因,明明男女同眠是一件极荒唐的事,特别他们还是假夫妻。但姜萝就是依恋苏流风,她爱把他牢牢攥在掌心里,摆在目光所及之处。
有时,姜萝往深处想,都觉得她对苏流风的占有欲有些可怕。或许“兄妹之情”才是虚伪的皮囊,内里有不可言说的私心。
但她一贯恶劣又自私,在苏流风逃不脱这一层牢笼的时候,她把他圈禁在身边又怎么了?
或许等到皇帝死了的那一日,姜萝才可能良心发现,放驸马爷自由。
唔,她是不是有点卑鄙呢?但她忍不住呀,况且苏流风从来不拒绝。
都是先生的错。
八月里,没有烧地龙或是火墙,入睡前,苏流风怕姜萝着凉,给她拿了薄被盖着。
姜萝睡觉没有穿袜子的习惯,穿一身雪白寝衣,盘着腿,坐在床围边上吃樱桃。
红艳艳的汁水顺着她的指缝往下淌,险些滴落被褥的刹那,苏流风截住了她。
郎君轻扣住少女的腕骨,取帕子小心为她擦拭。
苏流风无奈:“差点脏了衣。”
姜萝嘿嘿两声笑:“不是还有夫君看顾么?不担心。”
小姑娘的杏眼往上一撩,瞥见苏流风的外衫。他和她独处一室还是太拘谨了,明明穿一身入睡的中衣就好,偏偏他还要再披一层月白色大衫遮掩。
不过苏流风长相俊美,再如何裹衣裳也掩盖不了他春梅绽雪的俏模样。
姜萝眨眨眼:“夫君,如今才刚刚入秋,你裹得这么严实,是在防我吗?”
苏流风闻言大窘,指腹一颤,他竭力按捺羞耻,声音平缓地说:“没有。”
“那么,反正都是要脱的。您为何每每入内室,都里三层外三层包裹?我还没有色令智昏到,会对兄长下手吧?”
苏流风抿了下唇:“我不担心阿萝犯浑。”
姜萝笑得意味深长:“哦,我明白了,夫君是担心自己。”
她玩心起来了,把樱桃放到一侧的小案上,在帕子上搌了指上汁液,又滚回床榻间。
姜萝双手以花叶形态捧脸,眨巴眨巴眼:“是我太美了,夫君害怕自己把持不住吗?”
她只是在逗苏流风,想博他一笑。
怎料苏流风的反应很怪,他似恼羞成怒,声音冷了一点:“阿萝,不要戏弄为兄。”
他咬字很重,难得对她撂脸子。
还特别强调了兄长一词,似乎在告诫姜萝。
姜萝悻悻然收手,嘀咕:“知道啦。”
见小姑娘眉眼恹恹,苏流风内疚:“抱歉,我不是想凶你。我只是……”
“我明白。”姜萝大人有大量摆摆手,“夫君克己复礼,很重规矩,不容我这样轻佻的学生随意冒犯。”
“……”是,也不是。
苏流风不知该怎么辩驳了,于是他闭了嘴。
其实,守不住本心的人,是他。
因为方才,姜萝逗趣玩笑,姣好的眉眼沐于烛光下,美得不可方物。
险些,乱了他的心,逼他僭越。
兰溪殿。
柔贵妃一见到姜河就红了眼睛:“河儿。”
姜河鼻腔发酸,撩起衣袍,扑通一声跪地,“都是儿臣的错,儿臣让母妃担心了。”
柔贵妃撩裙奔向自家孩子,她唇瓣微颤,细细摩挲孩子的脸颊。这个不可一世的贵妇人终于流露脆弱的一面,她抱住半跪的孩子,狠狠拍了几下他的背:“臭小子,你吓死娘了!你要是出事了,我可怎么办?”
姜河被打得龇牙咧嘴,顾不上疼,嘴巴张着只知道笑:“母妃、母妃,你别光顾着打我,瞧瞧我给你带谁来了。”
“谁呀?”柔贵妃诧异。
待姜河一让身,身穿石绿花缎褙子、头戴珍珠流苏簪的小莲便从郎君身后走出来。
她盈盈下拜,给柔贵妃请安:“民女小莲,见过柔贵妃。”
小莲学了好几日规矩,眼下要见贵妃还有几分紧张。
柔贵妃可是老人精,看到自家儿子带来的年轻少女,心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?
她对民间女子倒没有什么不喜欢的地方,只是天家皇子的婚事从来都不由他们自己做主,只怕小莲往后还会被姜河伤到心。
爱谁不好,偏偏要对皇家人递上真心。
柔贵妃第一次体验到养儿子的辛苦,她愁断了肠子,却也没想给姜河难堪。
她强牵起笑,握住小莲的手:“好孩子,来给本宫瞧瞧,模样真标致!”
“是吧?小莲确实长得俊俏。”姜河一笑,“我把小莲带来给母妃瞧,是想让您帮她掌掌眼,看看咱们王家有没有德行兼备的好郎君,给她挑个好人家。”
此言一出,别说小莲,饶是柔贵妃都愣在原地。
“你小子说什么?”
“我给您找点事做,免得您总无聊。小莲虽然是苦出身,人却是一等一的温婉善良,您好好挑一挑,不好的儿郎咱们可看不上啊。”
柔贵妃语塞,又瞥一眼小莲。
小姑娘显然也没料到姜河临时起意要丢了她,顿时眼圈泛红,未语泪先流。
姜河不是榆木脑袋,何尝不懂小莲的心思?但他有自己的考虑。
于是,他打圆场,道:“母妃,我和小莲说几句话。”
姜河和柔贵妃道别,领着小莲来到抄手游廊另一处的院角。
姜河指着不远处种满莲花的假山小池,和小莲推心置腹,道:“之前和你说的小宫女,就是掉那个池子里差点淹死了。她不会水,我瞧见了,只能跳下去救她。可偏偏我的救济,险些害了她的命。父皇知道我为了一个宫女落水,勃然大怒,若非母妃替我求情,那个宫女免不了要杖毙。”
小莲:“我不明白,您和我说这些是为什么?您明明知道我的心意……”
“正因为我知道,所以才要说给你听。”少年郎擡手,抚去落在少女乌发间的一片花瓣,“小莲,我想在这个宫里活下去,那我必须往上爬。而我选择了皇权,注定守不住姻缘。皇子若想讨父君的欢心,那么第一件事便是不能忤逆皇帝。我的婚事早已注定,我只能选择妻族强盛的世家女。后宅里,也不可能只有你一个人。小莲,我说句真心话,我早晚会辜负你……与其做那样的恶人,我希望你过得更自由。”
小莲明白了姜河的意思。
他是皇子,肩上负担着责任,不可能一生一世一双人。
正如之前那样,只要他稍稍踏错一步,便会万劫不复。
姜河不是孩子了,他还有母亲,还有三姐与四妹,他决不能任性。
小莲长叹一口气:“可是,我好像变得更喜欢你了。”
“那你还是当我没说过刚才的话吧。”姜河懊恼地挠了下头。
“我说笑的。”女孩噗嗤一声笑。
接着,姜河也被她逗笑了。
他们在花雨里笑作一团,笑到眼泪都出来了。
小莲掖去眼角的泪:“我知道了,我不会让殿下难做人的。但是也请您不要打扰柔贵妃,我暂时还不想嫁人。”
她不想从一个牢笼里,跳入另一个牢笼,这样对谁都不公平。
姜河:“好。”
小莲再次行万福礼,笑颜明媚如春:“也求您一次恩典,让我待在您身边吧。到了您娶正妃的那一日,我也会离开的。到时候,殿下被困在天家里,我则代替您做那一只自由的鸟,翺翔于天地,帮你看看宫外的世界。”
“好,一言为定。”姜河朝她勾了勾小指。
少女也递过去指尖,挽着他的,“一言为定,百年不变。”
坤宁宫,灯火如昼。
李皇后端坐于黑漆嵌螺钿饭桌前出神,她一整晚没有进食。桌上那一碗皇帝最爱喝的鸡丝虾圆汤,凉了又用明火灶子温,温了放片刻又凉。
李蕖在等皇帝来用膳,但福寿亲自来了一趟坤宁宫,委婉地说,皇帝公务繁忙,不会来了。
不用他说,李蕖也知道,皇帝刚刚废了姜涛,他哪里敢来。
他怕她泼妇一样讨个公道,怕她死缠烂打不放。
他嫌她、烦她。
李蕖苦笑,拿起汤勺,一勺又一勺舀虾圆吃。
其实她也不爱吃这一道汤,只是为了皇帝才煮的。
李蕖明白,皇帝也厌了这道汤了。
她只是想让他变回从前的样子,让皇帝记起来往日的柔情。
从前,李蕖是战功赫赫的李将军之女,既嫡又长,才情以及容貌都是京中翘楚,上门提亲的郎君不知凡几。
但她一个都没有看上。
李蕖唯独念着过年的时候,她偷偷扮作男子出府赏灯,与彼时还是六皇子的丈夫不期而遇。
两岸火树银花,年轻的皇帝仪表堂堂,隔着人潮朝她一笑。
俊美的男子一下子虏获了深闺贵女的芳心。
即便李蕖的弟弟敲打过她,六皇子的生母只是一个小小美人,母族式微,他待李蕖未必真心。
所有皇子都是想借李家的势,联姻是上上策。
可李蕖想赌一个男人的真心,她不管阴谋还是阳谋,执意要做六皇子妃。
李蕖的母亲早亡,李将军疼爱女儿,事事都如她的愿。
大婚那日,李蕖好开心。
她笑若春花,就这么义无反顾坠入一场无边春.色的美梦中。
成婚那日,她的六郎掀开红艳艳的盖头,对盛装的她柔情蜜意地说:“有朝一日,我定会让你戴上凤翊龙冠,着翟衣大衫,受万人敬仰。”
李蕖知道这话意味着什么,她的丈夫想给她最高的荣耀,他要角逐顶上天子的位置。
夫君为了她而拼命奋斗,李蕖自然无异议,心里如同喝了一壶蜜一样甜。
但她也想告诉六郎,她信他会有一番大作为,但也不悔和他平淡度日。
她嫁他,是喜欢他这个人。
虽然,在很多很多年以后,李蕖才明白六郎那话的意思。
他可能并不是设身处地为她着想,为她感到委屈。他只是想通过李蕖给李家人带话,彰显自己的野心。
唯有李蕖相信,她和六郎是两情相悦。
可能皇帝从始至终一直以为,李家是看中他这个皇子好拿捏,只能倚仗世家,这才把嫡长女许配给他。
李蕖嫁给了一门生意,她活在梦中,体会虚假的爱情。
新婚的那段时日,六郎待她很好。
他面一回圣,吃到好的糕点,会对父亲请恩旨,小家子气地带回去一碟给李蕖吃;白天上朝听政,怕惊扰李蕖休息,大冬天里也会脱下那层被妻子压住的雪色中衣,赤着膀子出寝房更衣。
他对李蕖的好,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,包括李家。
李将军满意这个皇子女婿,他也费心帮六郎君筹谋。
六郎登基上位那日,封后大典也确立了时间,提上了日程。
李蕖成了皇后,李将军很欣慰。
她笑着对年迈的父亲说:“您看,我没有看走眼。”
父亲没有多说什么,只是含笑摸了摸李蕖的头:“李家就交给你了,世家是你立足的根本。”
李蕖以为父亲是想为李家讨恩典,想要她多多为家族谋划。
她没有应允太多,怕惹皇帝不喜。毕竟她贵为皇后,是他的妻,理应为江山社稷着想。
但很久以后,父亲去世了,兄弟被调任边关守河山,李蕖才懂父亲话中的深意:李家兴,则后位稳;李家亡,则后位颓。
他们见过皇帝最不堪的过去,他们帮过皇帝,但在对方眼里,皇帝定认为自己虚与委蛇才争来这点偏袒与势力。
他一直委曲求全,李蕖认为的幸福日子,不过是皇帝的妥协。
天子那样重面子,视夺嫡的日子为耻辱,李家人再忠心也没用,他不会容他们的。
李蕖有点迷茫,她和皇帝之间……真的有爱吗?
应该有的吧,至少他很敬重她,和她生下了嫡长子,巩固了她的地位。
但这个孩子又好似是皇帝在偿还他们李家的恩情。
恩情两消以后,他们谁也不欠谁了。
皇帝纳了新人,有了新的孩子。
李蕖则留在显赫的坤宁宫中,作茧自缚。
李皇后回顾了自己的一生,手里的汤也差不多喝完了。
她忽然觉得,她这一生都被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中,她不该嫁给这一座冰冷的皇城。
李皇后回头,看了一眼覆满夜雾的雕花槛窗。她重重叹了一口气,对王姑姑说:“你去御书房,给福寿传一句话,就说李将军在世时,陛下曾在国丈面前约法三章,在本宫需要他的时候,他会赶来本宫面前。”
这话太大逆不道了,王姑姑骇然:“娘、娘娘,这于理不合……”
谁敢命令九五之尊?不要命了吗?
“你敢不听我的谕旨,我头一个要了你的命!”
“奴婢这就去。”
王姑姑胆战心惊传话去了。
没多时,皇帝竟真的赶来了。
只不过他大步流星,威严的面庞上盛满怒意。
皇帝负手,一踏入坤宁宫便呵骂一句:“李蕖!你大胆!”
她竟敢拿李家压他,她怎么敢?!
从前他是皇子,自然对李将军千依百顺,可如今他是皇帝了,李家人休想再如从前那样把他当一条肆意使唤的狗……
看到皇帝的怒容,李皇后苦笑了一声。
她忽然释怀地笑,缓缓跪地,给皇帝请罪:“是臣妾想见陛下,这才出此下策。”
皇帝挥退了宫人,沉着脸对李蕖道:“若是给涛庶人求情,那就免了。”
“陛下,你其实心知肚明。”
“嗯?”皇帝不懂她在说什么,但他对于皇后的忤逆感到诧异,她从未仰着头和他讲过话。
李蕖细细看皇帝的眉眼,她终于看清了他的脸。他老了很多,和她记忆里的六郎相去甚远。
她透过他的眼,也再看不到她的六郎了。
李蕖道:“您想保涛儿的话,完全可以替他圆上这个谎,但您没有这样做,只因为他是李家的孩子。”
“你在胡说什么?!”
“陛下,你一直在等我吧?”李蕖笑了下,笑声里有无尽的凄凉,“其实最开始,我也不明白的。为何您迟迟不敢册立皇太子,为何您瞻前顾后擡举四皇子,您在害怕,您在忌惮李家。因为姜涛是李家的孩子,若他成为太子,李家人可以领兵北上,为储君助阵,而我将来能成为皇太后,天下便是李家的了。”
皇帝眯起深不可测的墨瞳,寒声道:“阿蕖,朕再给你一次闭嘴的机会。”
“陛下,我知道的,你在逼我抉择。若涛儿还想活着,还想成为皇子,我就必须死!这样一来,他能倚靠的人,唯有天子,李家没有皇后撑腰,也成了一盘散沙。”到那个时候,皇帝才是大功告成,能一雪前耻。
李蕖没想到,皇帝对她非但没有爱,唯有浓浓的恨。
“胡言乱语!”皇帝恨不得捂住她的嘴。
李蕖笑道:“六郎,我累了,也后悔了。”
后悔嫁给你,后悔做你的皇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