视线转回雪和丹竹这边,两人都开始在水中瞎折腾了……
【奔跑的同时尽量减少落地时的力度。】雪低着头,一边注视着自己落脚时的水花,一边心里谨记雷大叔的教诲。不过自己就算是有意的去控制落脚时的力道,但在保持奔跑的状态下,溅起的水花确实小了,但收效甚微,只是溅起水花的高度有所降低。
【一开始就两头并进是不是有点太难了,换个思路试试先找溅不起水花时落地的感觉,再慢慢加快速度看看?】雪折腾了二十多分钟,跑得有些喘不上气了。在短暂的撑膝休息间,选择换一种方式,准备一个一个点来攻克。
抱着先从正常走路开始先看看脚落水时反应的想法,雪开始付诸行动。
【就算是不注意收敛力道,正常走路时也会向两侧溅起些许水花嘛。】试着走了一分多钟,雪发现以自己正常走路的状态,也会惊起些许水花,做不到只是一小圈涟漪的状态。
【接下来控制一下落地时的力道看看。】发现走路情况下力道的控制还是有所欠缺,这次雪准备额外在落地时控制一下力度。
多动用了一些大腿和髋部之间的力量去控制落地的轻重,而没有全然交给地心引力。这次的结果符合雷大叔之前所展现的姿态。
【嗯,稍加控制确实就能做到只引起一圈涟漪,但这要动用到大腿和髋部的力量。可是在奔跑的时候,想跑得快起来,大腿和髋部就要用上大部分的力量,很难用剩余的些许去控制落地时的力道。而且不如说就是因为落地力道的强,才能够更好的蹬地借力用来提升自己的速度。这说明难点也就在这个地方嘛,力量足够的人就可以更好的在保证速度的前提下,控制住落地时的力度,因为力量足够,所以不需要借助太多蹬地而来的力道,也可以跑的很快。】
想到这里雪拍了拍自己的大腿,锤了锤自己的髋部。
【很明显力量足够这一点,现在的我肯定办不到吧。】雪通过刚刚半个多小时的练习,给自己下了个判断。
【肯定要换条路子走了,力量不足的话,更加细微的控制呢。如果能够充分调动奔跑时,大腿和髋部还未用到的力量,也有可能做到的吧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