它的布置难度并不高,甚至比很多低阶仪式都要简单。
但是它的成功难度就很困难了,毕竟这关系到司辰能不能看得上你……
至于中阶仪式,陆鸣目前只掌握了三个,除了「失序的迷宫城堡」之外,还有「罪者应受宽恕」和「汝物甚好当归吾有」,后面这两个仪式所使用是同一套的仪轨,与前者截然不同。
不过陆鸣现在已经能够非常稳定地布置并使用中阶仪式,后两者用起来对他来说难度也不高。
而且结合这三个仪式中出现的两套仪轨,陆鸣已经开始逐步构思属于自己的仪轨。
等他搭建出一套能够正式投入使用的仪轨后,他就可以开始尝试自己创造出一些中阶仪式。
当然,仪轨的完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,这必然是个极为漫长的过程,但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让程序先跑起来。
以陆鸣当前掌握的中阶仪式和代行仪式中的仪轨来看,这些仪轨都有很强烈的程序性色彩,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古板和老套。
换句话说,这些程序虽然能够跑,甚至可以套到其他的仪式中使用,但是已经相对过时了……
时代永远是在变化的,无论是进步还是退步,都是一种变化。
哪怕在地牢世界和超凡领域也是如此。
所以,如果只是参照那些过时的仪轨去设计自己的仪轨,陆鸣在这条路上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一头撞在无形的墙上。
到时候他就只有两个选择,要么用谁也不清楚需要多久的时光,将那堵墙给磨穿,要么退到分叉路口,将一切推倒重来。
很难说这两个选项是对是错,这本就没有答案——因为这两个选择其实最后都能通向更高的境界。
但这不是陆鸣想走的路……
所有天马行空的猜想、幻想亦或是正儿八经的构思,在陆鸣真正见到高阶仪式所残留下来的仪式场后,都变得黯然失色。
那是由一个又一个他无法理解的象形文字,所构筑出来的特殊符号,它们以一种杂乱无章的“秩序”活跃在仪式场的每一处,祷文化作一段段流动的光影,时而上沉,时而下升,在浮游的“阴影”中,依稀能够看出一道浑身布满龙鳞的残影。
就在陆鸣的注意力全被仪式场吸引过去时。
整个地下空间,突然发出了一道残念留下的回响。
它并不是第一次响起,想来这或许也不会是最后一次。
“我相信你能来到这里,就如同上一任的‘我’那般信任我一样,我也绝对相信你会做出那个对于我们来说正确的选择……
“事情该从哪里说起呢?也许是降生的那个雨夜,又或许是葬身在贝伦德尔城的那一天,其实也可以从我被埋入苍白之森的时候。
“没关系,我想你的时间应该还很充裕,可以听我从头慢慢说。
“不过,请你做好承载这一切的心理准备。
“现在离开这里,还有回头的机会,放弃那个困扰你许久的真相,对你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
“我会给你五秒的考虑时间。
“……
“看来,你已经做出了选择。
“哦对了,如果你不是他的话,也请你考虑清楚,我并不介意有人知道我们的故事,但是听故事的报酬,你能不能接受就是另外一回事了。”
陆鸣很清楚,留在这座地下仪式场中的回响,并不是对他说的。
如果不出所料的话,应该就是贝伦德尔留给那位“德伦”的“阴影转生体”——陆鸣确实不太清楚该怎么形容他,姑且就先这么叫着好了,反正唯一能够肯定的也就只有“他不是人”这一点。
留给未来的自己的对话么……
陆鸣露出饶有兴致的眼神。
通常来说,人的认知有着很强的局限性,这种认知不仅仅体现在对他人和其他事物上,同时还包括了对自己的认知。
绝大多数人甚至可能对自己都没有足够清晰的了解。
具体可以表现为——
“如果是我绝对不可能这样!”
“要是让我坐在那个位置上我肯定……”
“等我出人头地了,我一定要……”
像“绝对”“肯定”“一定”这类词,往往是这类人口中最频繁出现的词。
当然,还存在一种人。
他嘴里虽然说着“我明天一定早起”,但是心里其实也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货色,所以只是嘴上说说罢了,压根儿没把这句话真的当回事,这类人姑且算他还有点自知之明。
相对于那些自以为了解自己,把自己都骗了的家伙,还算有救。
咦?我怎么好像听到有人松了口气,是我的错觉吗?
……好了,请放下中指,这很不礼貌。
言归正传,其实大多数人,如果真的去与“未来”的自己进行跨时空的对话,不……哪怕只是留言,都有可能会被后者嗤之以鼻的对待。
能够正视过去的自己,这样的人是相对少数的。
而能够采纳过去自己的意见的人,更是少之又少。
更何况贝伦德尔的情况,都不算是跨时空,直接就是跳到“下辈子”了。
陆鸣还真挺好奇,贝伦德尔到底都为将来的自己留下了什么。
这不只是八卦,还有可能涉及到眼前这个「阴影转生仪式」的底层逻辑。
毕竟如果想要预判转生后自己的行为,那么至少通过仪式转生出来的真的是“自己”。
再不济也得拥有“自己”最本质的一些东西,例如善良、公正、严格之类的灵魂特性……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东西。
好吧……其实陆鸣确实也八卦的,想必流岚对此也会很感兴趣。
为了好兄弟,他不介意听听贝伦德尔的故事。
“就让我来听听,你究竟都留下了什么吧……贝伦德尔。”
地下室的回响停顿了几秒,似乎在给未来的自己,亦或是听故事的人,最后一次选择的机会。
“好吧,看来还是拦不住你。
“既然如此,那就听好了吧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