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光匆匆,几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。
哈萨克汗国的额什木大汗发现,局势不但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,反而变得愈发严峻。
他们所面临的压力如泰山压顶般与日俱增。
由于此前他们将哈萨克汗国东部和南部的绝大部分人口,一股脑地迁移到了阿斯塔纳地区。
使得这座城市的人口瞬间呈几何倍数暴增。
对于那些有权有势的达官显贵而言,无论身处何地,凭借他们的财富和势力,依旧能够逍遥自在地享受生活。
可是对于广大中下层的普通百姓来说,情况却糟糕透顶。
那些以放牧为生的牧民,发现这里根本没有足够的草场供他们放牧。
想要赶着牛羊去东边和南边放牧,却又到处都被下了毒。
有不信邪的人赶着牛羊过去,结果很多牛羊都被毒死了!
而那些期望从事农业生产或其他工作的人,也找不到足够的工作机会。
在开始的时候还好一点。
哈萨克汗国官方出于安抚民心的考虑,还会给普通老百姓发放一些口粮。
虽然说没法吃饱肚子,但是也不至于饿死。
可随着时间的推移,粮食储备逐渐减少。
官方再也无力承担如此庞大的消耗,最终连掺了沙子的稀饭都无法供应。
老百姓们既没有了收入来源,又得不到基本的食物保障,很快便陷入了生存的绝境。
生存的压力犹如一颗火种,瞬间点燃了社会的动荡。
阿斯塔纳地区的犯罪率急剧飙升,各种坑蒙拐骗、偷盗抢劫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,整个城市陷入了一片混乱。
监牢里面那是人满为患。
后面也没有办法,只能把普通老百姓都赶出城去。
这里面的治安状况倒是好起来了,但是城外却变得更加糟糕,更加混乱。
经常有人为了一块浮冰就大打出手,甚至因此而弄出人命都不奇怪。
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之下,各种大大小小的帮派应运而生。
弱者挥刀向更弱者。
最底层大佬百姓受到了更加严重的磅礴和压榨。
民间积累的怨气也是越来越重。
额什木大汗敏锐地察觉到,如果继续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,恐怕不等明朝大军兵临阿斯塔纳城下。
他们就会被突然爆发的起义军推翻,自己的统治也将土崩瓦解。
这一严峻的现实,让额什木大汗头疼不已。
而此时,剩下的几个外来头领,也就是蒙克、始固可汗、索南群培以及阿布都拉哈等人。
每个人都心怀鬼胎,打着自己的小算盘。
他们时常背着额什木大汗聚在一起喝酒,似乎在密谋着什么不可告人的计划。
这无疑让本就风雨飘摇的哈萨克汗国,陷入了更加艰难的内忧外患之境。
无奈之下,额什木大汗只得召集众人商议对策。
他神色凝重地说道:“各位,想必大家都清楚,我们如今的处境极为不妙。倘若哈萨克汗国陷入混乱,或者明朝大军长驱直入,这对我们所有人都没有任何好处。
所以,我希望各位能够同心协力,尽快想出办法来改变当前这种糟糕的局面,否则我们的处境只会更加危险。不知各位可有什么良策?”
蒙克率先开口道:“明朝大军眼下正忙于挖矿,我们之前的策略已然失效,不妨暂且将他们搁置一旁。目前最为棘手的问题,是阿斯塔纳地区聚集了过多人口,许多人已濒临绝境。
要想解决这一难题,减少人口数量是当务之急。依我之见,可向西边或北边迁徙人口,我建议前往伏尔加河流域,并争取与沙皇俄国展开合作……”
始固可汗点头赞同道:“此计甚妙。听闻伏尔加河流域水草丰美,不仅适合放牧,还有不少可耕种之地。将百姓迁移过去后,他们有了活路,自然也就不会再闹事了。”
索南群培提醒道:“不过此事还需先派人与沙皇俄国取得联系,以免到时候产生不必要的误会,从而引发冲突,那就与我们的计划背道而驰了。”
阿布都拉哈附和道:“此言有理,那就这么决定了。”
额什木大汗思索片刻,觉得这个办法或许能够暂时缓解眼前的危机。
于是众人便开始着手行动。
最先行动的,自然是这些头领手下的人。
蒙克从卫拉特盟逃跑过来时,带来了二十几万人。
其中一半左右是骑兵,其余大多是牧民,还带来了数不清的牛羊马匹。
他急需一片优质的牧场来安置自己的族人,伏尔加河流域的诱惑对他而言不言而喻。
始固可汗与索南群培从吐蕃高原逃过来时,所带人数虽相对较少,但加起来也有十万左右。
在这几位头领及其手下的带头示范下,并且宣称愿意迁徙的老百姓会得到口粮供应,一时间,愿意跟随他们迁徙的人络绎不绝,人数几乎翻了一倍多。